高考成績僅180多分,意味著什么?恐怕大多數老師和家長,都會對考出這一成績的孩子搖搖頭。但在現實中,卻有一些年輕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奮斗,告訴世人:起點低不等于沒前途,只要堅持努力,就一定會有進步。
這一故事的主人公是南京小伙陳同學。最近,他在社交平臺分享了《我的30歲:???、保安、雙一流碩士、蘇南教師編》一文,講述了自己成長的故事,引發社會關注。有網友表示:“看到你的經歷,我又有信心了,感謝陌生人!”據紫牛新聞報道,當年高考時,陳同學只考了180多分,僅達到江蘇省??频诙蔚姆謹稻€。他最終被南京一所??圃盒5挠嬎銠C網絡技術(網絡工程與信息安全)專業錄取。
不過,他并沒有放棄夢想,很早就立下了讀師范、當老師的愿望。在??飘厴I后,他曾經在社會上“漂”過幾年,當過保安,后來決心考研。經過精心準備,他成功考取河南大學,并順利畢業,最近簽約了鎮江市的一所中學,終于圓了自己的教師夢。
復盤他這十年走過的路,可謂歷盡艱辛,十分不易。首先,他沒有沉溺在高考成績不佳的陰影里,而是及時汲取失敗的教訓。即便就讀學校和專業并不如意,他也沒有受到外界環境的過多影響,始終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走。為了能專心考研,他不斷強化對自己的監督;為了怕自己沒有自制力,他還找同學監督他學習。這看起來是個“簡單粗暴”的做法,但對考研的學子來說,卻十分有用。正如他在回憶中所說,“我每天早上7點到自習室,然后給他拍照片,證明我在學習。晚上11點回到出租屋,再給他拍照片,證明今天完成了學習。我如果沒有做到,會向他交罰款,一次罰50元,用這種方式監督,保證不會偷懶。”
再者,他的目標感很強,可以說是十年如一日地堅持初心,并沒有被其他事物迷惑雙眼、干擾方向。在此過程中,興趣對陳同學的堅持具有重要影響。從媒體報道來看,陳同學從小就喜歡歷史,也希望當老師,即便高考成績不佳,錄取的學校和專業不如意,他也未曾改變閱讀和學習的熱情。如果說,當年報考的??茖W校和專業,只是迫于現實的權宜之計,那么他在畢業后選擇考研,無疑就是認準了自己的興趣和擅長領域。以上兩點,正是他能夠成功“逆襲”的最基礎因素。
其實,不少教育從業者都曾指出,相比高考,考研更加考察一個人在某個學科領域的專注能力與研究潛力。高考涉及的學科遠比考研要多,很多嚴重偏科的學生,高考成績不佳,并不意味著就沒有擅長的研究領域,只要明確發展方向,加以努力,普通院校的學生考取名校研究生的情況,不在少數。
然而,在現實中,個別年輕人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擅長什么,以至于在考研的路口隨波逐流、迷失自我,錯過了又一個改變命運的契機。陳同學的啟示,就在于讓人們明白,努力比天賦更重要,而比起一時考出的好成績,興趣與毅力更能體現一個人長遠發展的潛質。
很多年輕人都為考研努力了很久,也有很多本科低年級的學子,正在思考未來讀研的方向。陳同學的故事,能給考研學子們提供一些精神鼓舞,也希望每個人都能夠聽到內心的聲音,找到有興趣深造的領域,在踏實努力中最終到達夢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