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與一所學校,互動、共榮、相持共生、休戚相關。學校烙印著城市文化的印記,為城市乃至國家的發展持續散發著光和熱。
春末午后的南充,空氣中還透著微涼的氣息。4月10日下午兩點,四川發布的記者應邀趕往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學與蔡禮儒校長見面并進行采訪錄制。
當走進南充市白塔中學校園,教學樓上矗立著一幅搶眼的校訓:“立高遠之志,求精良之業,行勤勉之路,塑卓越之品!”折射出“白中”的辦學理念,堅定打造百年名校、辦人民滿意教育的信心和決心。
學 校 簡 介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學,系四川省一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地處風景秀麗的嘉陵江畔,緊鄰白塔公園。其前身為原國家副主席、著名民主人士張瀾先生于1914年創建的南充縣立中學,現由白塔校區、下中壩校區兩個校區組成,占地200余畝,有教學班163個,學生10000余人,在職教職工近600人,正高級教師3人,特級教師9人, 全國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5人,省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20余人,省教學名師4人,省級骨干教師30人。
經過一個世紀的風雨歷程,學校確立了“固本強基,德法相濟”的辦學思想;錘煉出“人為塔之峰”的學校精神;確立了“立高遠之志,求精良之業,行勤勉之路,塑卓越之品!”的校訓;形成了“勵志、求真”的校風,“厚德、厚生”的教風,“博學、篤行”的學風;明確了“讓人人自覺努力,讓人人不斷進步,讓人人獲得成功,讓學校和諧發展”的“四讓”辦學目標;彰顯出“多元和諧”的整體特色。
進入21世紀以來,學校全力改善辦學條件,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努力提升教學質量,曾先后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貫徹體衛工作條例先進集體、四川省實驗教學示范校、四川省現代教育技術示范校、四川省校風示范校、四川省綠色學校,四川省陽光體育示范校,連年榮獲南充市省級示范高中教學質量評估一等 獎等。近年來,學校有30多位同學考入清華、北大,有6名同學獲南充市高考文、理科狀元;每年有上千學生考入著名高等院校,高考重點和本科升學率均列南充市前茅,創造了“低入口,高出口”的辦學奇跡,被社會各界譽為“育人圣地,人才搖籃”。
校 長 簡 歷
白塔中學校長蔡禮儒: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學黨委書記、校長?,F為四川省中學高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專家,四川省化學化工學會化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委員,四川省青年骨干教師,四川省第七屆先進工作者,四川省中小學名師,四川省優秀中小學班主任,全國化學競賽優秀指導教師,中學化學高級教師,四川省特級教師,南充市首批名校長工作室主持人。
夢想與理念:辦有溫度的學校,做有故事的教育!
四川發布記者:
作為百年名校的校長,您的意志也影響著學校,蔡校長您的教育夢想與理念是什么呢?
蔡禮儒校長:
對于我的教育夢想,我想我用我自己的話來表述。我的教育夢想就是這個學校,它不僅要成為育人的圣地,更應該成為城市文明的推動者,推動整個城市文明的發展。要知道古時候,在沒有學校之前,它叫廟,后頭慢慢地建立起來,叫做學堂、私塾,這是個受人尊重的地方。
我的想法就是學校一定要是一個讓人敬畏的地方,老師一定要成為一個讓人敬畏的職業。“文明從學校出發,學校是文明之源!”,我認為一所真正的好學校,它應該有這樣的元素在里面。
我的教育理念就是兩句話,“辦有溫度的學校,做有故事的教育!”
我覺得教育上有的東西實際上說白了就是人和人之間的關系。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幾種關系,自己與他人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等等。我覺得任何一種關系如果沒有一種溫情,沒有一種溫度,那么任何人都是病人,我想這不是教育的作用。教育一定要有溫度,每個學生在成長過程當中,就像樹苗受到陽光、雨露、空氣一樣,有了這樣一個有溫度的成長環境,它才會自然生長。
教育上除了辦學要有溫度,第二點還要有故事才行。有意義的故事對學生的成長,對教師的成長,對學校發展,對這座城市的文明提升,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和激勵作用。比如蔣飛飛烈士就是我們的學生,他是我們零七級的學生,知道他的故事以后,我們都非常、非常惋惜,但是從另外一個層面講,我們也非常驕傲。不僅僅是我們學校,他的小學、初中、大學這些根植在他內心的這種教育善念,他的這種奉獻精神和愛國情懷將激勵著許多人不斷努力前行。
教育的目標:詩書非藥能醫俗,道德無根可化人
四川發布記者:
蔡校長根據你多年的任教經歷來看,您認為教育的最終目標是什么?
蔡禮儒校長:
教育是教書育人,我們教什么育什么?我們的黨和國家,都非常重視一點,我們現在是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怎么培養人?第一,我們要為誰培養人呢?我們要培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提出“女生優雅、男生儒雅、校園高雅”的三雅校園建設就是為黨育才,為國育人,做有理想的教育。第二,我們要培養什么樣的人?我們要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第三,怎么培養人?我覺得要讓有信仰的人去講信仰。教育是對人的心靈滋養,是精神世界的建設,精神世界的發展,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我任教多年來有三句體會,第一,合適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我們要關注學生,我們不是嘴上說,我們要讓學生有存在感,讓他產生自信,讓其主動生長,這樣的教育它才是合適的教育。第二,開放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首先老師思維要開放,多讓老師走出去交流學習,加強校級之間的交流,班級之間的交流,學生之間交流,老師之間的交流等等,這些都是很重要的。第三,務實的教育才是真教育。教育不能夸夸其談,不能說我們今天說這個理論,明天說那個理論,最重要的是要把想法變成辦法,把辦法變成行動,然后把行動堅持下去。真的教育它一定是有規律、講科學,能夠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
治校策略:用“服務、溝通、引領”制定出有效的管理模式
四川發布記者:
好的學校離不開一套好的管理模式,蔡校長請你談一下您的治校策略是什么?
蔡禮儒校長:
治校重在管理,有效的管理包含服務、溝通、引領三個重要的要素。那么服務什么呢?毛澤東有句非常著名的話叫為人民服務。那么作為校長來講,以人民為中心,把為人民服務做好是必不可少的。要有一定的服務思想,必須把學生放在心里,把老師放在心里。一個學校校長你如果始終發自內心地把學生放在心里,而不是做表面文章,把老師也放在一心坎上,那么我覺得這個學校就不會差到哪去,因為我們做的任何事情,做任何決策,思考任何的事情,我們都會想到這個事情對學生和老師會有什么好處或者壞處?只有這樣你才會把老師的困難,老師、學生的問題,學校的發展進行系統地思考。
那么為什么要說溝通,我覺得凡是一個單位,一個家庭,一所學?;蛘呤且粋€地區,發展不好或者是比較混亂,問題的根源就是溝通不暢,不善溝通。所以作為校長我認為要學會溝通。你不問我不說,就產生誤會;你說了我不理,大家心里就有氣,久而久之就從問題升級到矛盾了。但是你溝通得前提是尊重,如果你不尊重,失去了溝通的意義。
作為校長和班子最重要的是要引領。引領什么?為什么我要談這個詞?學校的發展,離不開方向引領、思想引領、文化引領。引領這一方面,客觀的講我自己也做得不好,但是我覺得這個太重要了,所以我們明確提出了“1234”作為我們學校未來五年的治校思路。
一個目標就是“打造百年名校,辦人民滿意的學校”;兩大引擎是指“黨建引領、立德樹人”;三大工程是指“文化引領工程、隊伍建設工程、質量提升工程”;四大路徑就是“堅持依法治校,強化規范管理;堅持目標引領,強化過程管理;堅持問題導向,強化差距管理;堅持重心下沉,強化走動管理”。
好校長的基本條件:不驕不躁,全面提高自身綜合實力
四川發布記者:
蔡校長您認為做一名好校長需要哪些條件?
蔡禮儒校長:
校長的責任很大,使命很重,可以說影響千家萬戶的幸福和快樂,我覺得作為一個好校長來講,要靜下心去學習,不能急功近利,要不斷擴展知識面,拓寬視野,更新理念。同時,要學會從靈魂上反思,為啥你要當校長呢?我要當一個怎樣的校長?我怎么去做一名好校長?
身為校長要靜下心來做事,不能天天坐在辦公室,毛主席就說了,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你不走近學生、不走近教師、不走近教室、不走進宿舍,你真不知道有問題。所以要牢記“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句話的深刻含義。此外,還應該要有實干的精神,要率先垂范。我經常跟老師和干部講,要干給老師們看,然后帶著老師們干,這叫做實干為先。人心都是這個狀態。你真正一心為公,沒有私心,老師們始終會支持你的。
作為一個校長要有哲學思維,要有風險意識,還要保持一種良好心態。要知道沒有哪個人沒毛病,沒有哪個單位沒有問題,一個人要學會與自己的疾病和諧相處,一個校長要學會和學校的矛盾和困難和諧相處,有的事情今天看起是個事兒,明天就不是個事兒,今天的事故明年有可能是故事,這樣我們才能夠從容的去面對生活和工作。
劉虎 四川發布客戶端記者 郭建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