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顯微鏡下,新型冠狀病毒是個“壞家伙”。付鈺 繪
掃二維碼 閱讀完整繪本故事
新年未到,網絡上就開始不斷涌現關于新型冠狀病毒的信息。1月21日一早,我在微信群里發了信息,提醒孩子們規律作息,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少去人多的公共場所。緊接著,群里身為醫生的昊昊媽媽也發了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的建議。
隨著疫情日漸嚴重,大年初一晚上,園里傳達了緊急通知,要求大家學習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手冊和防疫指南。老師們開始忙碌起來。在轉發到班級群的同時,我自己也認真閱讀了手冊。手冊內容很豐富,涵蓋了認識冠狀病毒、理解傳播風險、早發現早治療、個人衛生防護等內容,而且每一部分都有附圖和解釋。園長也鼓勵大家用自己的方式向孩子們講解發生了什么,從而使他們學會保護自己。
與成人不同,幼兒的閱讀以圖為主。他們通過觀察畫面內容,理解信息并展開想象。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我意識到,他們可能有這些疑問:為什么不能出門?新型冠狀病毒長什么樣?它從哪兒來?怎樣預防?思考之后,我決定畫一本孩子們能看懂的防疫繪本,講一個孩子們聽得懂、看得明白的故事,并和他們一起打敗這個叫新型冠狀病毒的“壞家伙”。
結合孩子們的年齡特點,我把繪本形象童趣化,從新型冠狀病毒的由來、傳播途徑、防護方式三方面進行講述。
海浪和游魚化作睫毛,深藍的瞳孔映出了養育自然生靈的地球母親。除了肉眼可見的美好,還有一個被電子顯微鏡發現的“壞家伙”——新型冠狀病毒。大眼萌蝙蝠因為有特殊的免疫系統,所以并不懼怕這個“壞家伙”,而變成了它的“溫床”。背著竹子的貪吃小竹鼠、憨態可掬的果子貍也是“壞家伙”寄生的對象。
真正的故事要從這些野生動物被端上餐桌講起。隨之而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會藏在打噴嚏飛出的唾沫里、公交車的座位上、游樂場的滑梯上,甚至是家人愛的擁抱里,從而借機入侵人類世界。免疫力低的人很容易被這個“壞家伙”打敗。
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就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練就強健的體魄。正值假期,早睡早起、合理飲食、勤洗手、多鍛煉等健康提示,也有助于孩子們樹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我還告訴孩子們,除了自我保護,還有厲害的醫生在保護我們,所以不用怕。
故事的最后,我想告訴孩子們,健康是一切美好的保障,而愛護自然、尊重生命,本身也是在保護人類自己。
真正開始繪制時,一個個形象誕生的同時,我也有些迷茫,非科班出身的我,實在沒有太多自信。趙仲梅園長告訴我,繪本是畫給孩子看的,不忘初心就好,這給焦慮的我吃了一顆定心丸。趙園長帶著我一起梳理文字,整理內容,努力讓繪本呈現出最好的效果。
從朋友圈的轉發到多個公眾號的發布,越來越多的孩子看到了繪本。班里的孩子們也開始每天洗手打卡,念著口訣一步步認真洗,還曬出自己的好習慣照片跟大家分享。家長在群里鼓勵、轉發時對繪本的肯定,以及孩子們對繪本的喜愛,都讓我產生了強烈的幸福感。
(作者單位:山東大學實驗幼兒園)